农村经济与科技
主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7-7103
国内刊号:42-1374/S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53242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价值探析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农业结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价值;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无疑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有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同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新农村,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改变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摆脱了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倡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应成为兼顾各方、节约资源、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目标。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把优化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讲,就是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的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使农民逐步摆脱落后的生活方式, 增强生态自觉。不断推进农村“五化”,即净化、绿化、亮化、硬化及沼气化,实现对农村村貌的根本改善。净化是对村内环境卫生状况的彻底改善,治理脏乱差,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如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理好生活污水,建设生态厕所等,使农村卫生状况彻底改善;绿化是指大力栽种花草、植树造林,使村里村外绿树环抱,花团锦簇,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氛围;亮化是指安装主村道、干道路灯;硬化是指村里要有路面硬化的主村道,有硬化路面道连接各家各户,并有绿树成荫的硬化道路连接就近公路;沼气化是指农村废物经科学处理后变成沼气用于做饭或照明,使人畜粪便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第三,新农村生态文明要从源头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过上美好幸福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民群众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愿景。生态产品是人们重要的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新农村,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使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二、当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目前在农村普遍存在着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没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促进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对于建设生态新农村十分重要。
  (二)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
  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目前虽然国家对“三农”加大了投入,但解决农村问题涉及面广,问题多,矛盾突出。同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农村生态建设普遍存在投入不足, 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力。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四)农业生产污染日益突出
  农业生产污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农膜污染。由于农膜质量不过关、回收手段落后,耕地中留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农膜残片造成土壤污染。农膜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是化肥污染。农民在肥料应用上普遍存在轻农肥、重化肥的思想。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微生物匮乏,造成土壤退化和生态恶化。三是农药污染。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吨农药制剂施洒到农田中, 由于制药技术落后和施药技术不规范导致含毒量高的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对农业生态造成巨大破坏。四是畜禽养殖污染。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大国,生猪、牛、家禽饲养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且 50%以上分散在农户家中饲养,农舍和畜舍相连,人畜混居,畜舍简陋,缺少必要的排污与治污设施, 饲养环境复杂。由于圈养条件差,家禽与各种牲畜在庭院与街道中自由觅食,既破坏树木又污染环境,甚至还传染疾病。 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文明新农村
  生态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合农村发展的全面性要求,其中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构建生态农村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农村的基础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长期以来在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环境设施欠缺和基础设施破旧老化,既影响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使生态文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生活的被动处境,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基础条件和环境状况,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已施加了沉重的环境压力,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状况受到极大的破坏,这与农村落后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生态的不当利用有着直接关系。[5]因此,只有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才能使发展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得到释放,使其稳定运行,进而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序的支持。

 (二)转变农民价值观、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加强生态和谐新农村建设,转变观念要先行,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的农民朋友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前提。具体地讲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就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走循环经济之路,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基层政府要通过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农业知识辅导班,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还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村文化室、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让生态文化占领广大农村的文化阵地。
  (四)健全完善制度,提高生态农业管理水平,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新农村必须树立十八大报告“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制度”的理念,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管理制度,进行体制创新。积极引导各个职能部门建立起体现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目标体系、考核办法、目标机制。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健全的发展机制的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也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只有健全了社会发展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四、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这种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这严重有悖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 也不符合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 很大一部分的人仍旧居住在农村地区,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存在是我国发展过程之中需要长期认真对待的战略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建设生态新农村,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在“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协调农村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做到农业、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以达到日益满足农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
  (二)生态新农村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关系的需要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职特征、也是生态文明战略的具体落实。生态农村是指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功能整合,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改善。具体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注重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朋友的生态意识,摒弃落后低俗的生活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文明作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谐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发展,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规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必将带来广大农民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农村经济与科技》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